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验• 实训• 实践>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专家谈中美教育差异 美母语教育时间是中国3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4-11

 

    3月30日上午,“2013中美比较教育论坛”在青岛榉园学校拉开帷幕,市南区教研员、市南区各中小学校长与来自美国的6位专家共同参加。有专家在会上指出,国内母语教学越来越尴尬 ,美国一周母语教学时间是900分钟,而国内平均只有300分钟。

 

    中美母语教育差异大

    在论坛上,美国加利福利亚小学、胡克中学校长等教育专家就美国行政管理、教师培养、课程形式、上课方式等做了精彩演讲。“我们经过多年对中国学校的走访发现,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存在很大不同。首先是美国教育特别突出道德教育,而中国则更倾向于追求分数。还有就是母语教育差异很大,我们调查发现,中国小学一周平均母语教学即语文课时间为300分钟,而美国小学教英语时间能达到一周900分钟,足足是中国的3倍,这应该引起国内教育界重视。”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处主任孙连成介绍,美国母语教育还十分重视情境学习,很多课程都穿插着母语教育,比如音乐课就结合语言改成音乐语言课,在音乐教学中接受母语熏陶。

    参加论坛的美国教育专家介绍,教材的丰富性、多元化是美国母语教育一大特点,美国各州有自己的母语教材,但对于教材的使用没做硬性规定,这为教师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大空间。美国孩子阅读面很广,不仅是文学类、科普类读物,还有很多读物涉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领域。

    孙连成还指出,中国父母教育子女功利化倾向明显,总是期望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美国教育界认为大多数人一生都是平凡的,都成为科学家显然不现实,应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行业工作者,因此提倡能力教育。只要让孩子具备从事某一领域才能就可以,而不必非要多么顶尖。”孙连成还表示,美国之所以科研水平世界领先,也是得益于教育崇尚激励教育,不轻易否定学生,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

    过早学英语不利母语学习

    榉园学校校长张媛表示,现在家长们多数都重视孩子英语学习,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学英语 ,这其实非常不利于母语学习。“这么小就开始学英语,很容易造成拼音和英语字母混淆,导致孩子语言感混乱,既学不好英语也学不好母语 。”张媛称,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孩子母语表达能力培养。

    除了抱有功利化目的学习英语外,目前语文教材设置也存在一定问题。国内著名的儿童母语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表示,儿童天生是喜欢故事的,可现在离学生最远的散文却成了语文课文的主要内容,很多语文老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教学生学拼音、写词语 、学造句,真正带着孩子去阅读感受中国母语独特魅力反而放到次要地位。

    此次研讨会为期3天,美国专家还将在榉园学校执教鞭,与老师研课,让师生近距离感受美国基础教育的魅力。张媛还透露,该校已经计划要与美国加利福利亚小学探讨互派学生访问、互派教师、共同研发课程等合作内容。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