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重要动向 > 正文
合肥工大一科研团队攻克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难题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4-18

     近日,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刘屹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柴油机颗粒物捕集系统DPF,可降低汽车排放主要污染物达95%以上。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了对该成果的鉴定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鉴定。

  据统计,2011年我国机动车颗粒物PM排放总量为62.1万吨,其中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量达到85.4%。该项技术清除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PM2.5)效果显著,成功地攻克了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难题。该技术具有再生自动控制、对燃油品质无要求、对发动机工作没有任何影响、使用维护简单等优点。

  “就像在汽车排气管上戴了一个‘口罩’,将污染气体过滤后排出。”据刘屹教授介绍,该项目使用主动再生技术的DPF系统,通过对柴油车排气系统进行改造,过滤捕集尾气中的颗粒物。当捕集器中的颗粒物充满到设定程度后,通过特殊设计的再生设备,将捕集到的颗粒物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排出,使捕集器可以一直循循环使用,从而达到长期有效的清除尾气中颗粒物排放的目的。采用该技术后,汽车尾气噪音明显降低,行驶时冒黑烟的现象消失。

  据测算,如果仅仅对安徽省公交系统中“国三”排放标准以下的“黄标车”进行排放净化改造,每年即可减排颗粒污染物近千吨。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安徽省阜阳市和池州市公交公司、常柴股份等企业得到应用,今年还将推广到合肥等地的公交企业。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