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20个专业被指难就业 专家称无须盲目回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4-19

20个专业被指难就业 专家称无须盲目回避


20个专业被指“难就业”
20个专业被指“难就业”
 
    近日,《高校招生》杂志一篇调查文章,发布了就业率后20名的专业,引发不少人关注和热议。这些被亮红灯专业都是什么专业?读“红灯”专业是否一定意味着“不好”?记者就此采访了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部分高校相关负责人。

亮红灯专业——艺术学教育学门类居多

该篇文章称,通过对各个专业2009—2011年三年就业率数据整体分析,统计出平均就业率最低的二十个专业,他们分别是雕塑农林经济管理社会体育社会学舞蹈学小学教育音乐学草业科学法学科学教育美术学民族传统体育应用心理学治安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侦查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文章作者表示,这20个专业不仅就业率低,备受考生与家长[微博]冷落,甚至也成为高校的“鸡肋”。记者统计发现,这些专业多属于教育学类、艺术学类、法学类、管理学类、医学类、文学类。

就业难原因——入职要求高 需求量小

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20个专业确实不好就业,我省也有类似的情况。他分析说,在这些难就业的专业所属门类中,艺术学、文学门类专业的就业难现象是社会公认的。由于中国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而国家大力发展的基建产业对于此类专业的需求量不足,扩招更使这些门类下的专业就业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法学、教育学或管理学类的专业,入职要求较高,也不好就业。如法学专业毕业生需要考到律师证,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教育学专业入职当教师,需要经过笔试、面试和试讲三关;管理类专业学生则是学习内容过于理论化,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所脱节。还有些专业比较冷门,就业面本来就窄。

报考需辩证看——就业率低不一定不适合

就业率低的专业是不是就不适合报考呢?我省高考[微博]志愿填报专家张才生提醒,选择就业率高的专业无可厚非,但学生报考时需辩证看待各专业,就业率低未必就是“不好”。

“如果学生对就业亮红灯的专业非常感兴趣,而且在校学习足够优秀,总会有伯乐相中。就业率低并不代表无法就业。”张才生说,专业的就业冷热情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挑选专业,还是以兴趣和自身基础条件为主要参考,没必要盲目回避就业率低的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微博]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曾浩分析,现在的高校招生都是按照计划数录取,总会有学生被调剂到就业冷门专业。因此,当学生被这些专业录取时,也不要灰心绝望,可争取换专业的机会,实在换不了的,比别人付出多一些汗水和心血,也能较好就业。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