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国内学生“平时上课随意、考前突击复习、考完立马忘记”的三部曲而言,国外大学在课程考核方面要灵活得多了,期末考试也不是唯一的课程考核方式。以美国的纽约城市大学为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期中考试占20%,作业报告占20%,课堂演讲占15%,课堂回答问题表现占10%,课堂测验或出勤占5%。所以,学生们只要平时认真完成作业,就算期末考试失常也不会严重影响总成绩。
考试的方式也很灵活,怎么考,什么时间考,在哪里考,全由教授说了算,新颖的考试也层出不穷。
自己出题自己回答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的学生们就经历了一次别出心裁的考试。考前几分钟,教授泰勒·考恩走进教室,说了一句让大家都目瞪口呆的话:“现在考试,请大家自己出题,写出你自己的答案。问题越难,答案越好,所得的分数越高。”学生们听了这话,个个张大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几分钟后大家终于回过神儿来,按照考恩的要求,给自己设置问卷并答题。有趣的是,有同学迟到了,考恩不得不向他解释考试的内容是什么,但这名同学却怎么也不相信,因为此前他们从来没有进行过此种考试。考恩认为,这种开放式的考试方法能让他了解学生知道些什么,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到答案。让每个学生参与出题,自我考核,这是对学生的极大信任和鼓励,因此深受学生的好评。
网上下载在家考试
美国高校在考试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信任并非仅此而已,一些学校在期末的课程考核中,会让学生在自己家里完成考试,让学生当自己的监考人。
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系的学生们就当了一次自己的监考人。在一次期末考试里,学生们坐在座位上,准备好纸笔,紧张地等待教授发放考卷。到了开考时间,教授进来一脸“哀怨”地告诉大家,由于试卷没有印出来,所以今天不考试了。学生们听了这话,既感到庆幸又觉得好笑。那么,考试是不是就不进行了?答案是NO。教授很快改变了考试方法,他给每个同学发去邮件,将考试改成了“带回家考试”,下星期交。
采用这种方法考试的,可并非“仅此一家”。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塔夫茨大学都采用这种考试方式。哈佛大学的教授们会在校园网站上发布考题,供学生们下载。考试规程、原则也会在网站上列出来。《波士顿环球报》的网站上,曾经列出了哈佛大学一名选修生的考题和考试规程,其中有这样的内容:“这项考试可以公开使用书本、笔记本、互联网……考试必须遵循与随堂测验相同的准则。更具体地来说,学生不能与其他人讨论考试包括其他考生、在校导师、助教等。”也就是说,考试是在无人监督下进行的,一切全靠学生的自觉、诚信。
当然,对于“带回家考试”这种方法,看法并不一致。赞同者认为这属于一种信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批评者认为,这种考试方法存在漏洞,很容易让学生钻空子,出现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事实也的确如此,2012年5月,哈佛大学爆出了一桩学术诚信丑闻:在该校的一门春季课程中,近一半的学生涉嫌期末考试作弊。当时哈佛的助理教授马修·普莱特开设了一门有关“美国国会概论”的课程,期末考试时,他就布置了这种“带回家的考试”。结果在对期末试卷进行评分时发现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存在作弊现象。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最终以60名学生休学,65名学生留校察看收场。
没有期末考试的考试
既然期末考试要面临各种“威胁”,于是有些大学干脆取消了期末考试,学生最终的成绩评定、毕业与否全靠平时表现。英国许多大学的数百门本科课程,包括历史、英语、心理学、哲学、媒体、美国研究、儿童研究和商业管理等,已经抛弃了传统的考试测评制度,取消了本科第一、二年的考试以及课程结束时的大考,学业考评按平时计分作业计算,而这部分占总成绩的90%到100%。伍斯特大学历史专业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伍斯特大学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该校建筑学院也没有期末考试,但是,他们有四次大作业。导师要求每个作业的准备时间都要在40个小时以上。如果有学生不精心查找资料,就算交上去,也难逃过老师的“火眼金睛”。
链接
国内“神题”大盘点
国内高校课程考核基本沿用传统的堂考模式,但在考题上却紧跟潮流,推陈出新,屡有神题出现。
最彪悍暨南大学期末考试“神题”:我们的逻辑老师是()A金老师 B苍老师 C赵老师 D施老师。
最争议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神题”: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
最无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末考试“神题”:从股市行情分析军工行业发展状况并请谈谈老师为何要出此题。
最浪漫中山大学期末考试“神题”:病床前,他许下诺言:今生今世,来生来世,生生世世,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变成了什么,他都会去找她,他们都要在一起。第二世,他转世成了蝙蝠,而她依然是人。他说的话,她却听不到。请帮他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以及全套的偏置电路和放大电路,让她能听到他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