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谁在改变教育?重塑美国教育的“未来项目”
来源: 作者:Kathy,Caprino 时间:2013-5-28

      作为一名职业及成功教练,我每天都在帮助人们追逐工作和生活的最高梦想,并将这些梦想变为现实。然而,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批评者声称梦想是为傻瓜们准备的。

    所以当我听闻了旨在“启发一国的梦想家”的“未来项目”(The Future Project)时,我觉得自己必须多多加以了解。最近,我有机会与“未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坎亚·巴拉克里什娜(Kanya Balakrishna,她是一个能够给人灵感和启发的人物)进行交谈,以便更多地了解该项目的使命和目标。

    2011年10月,耶鲁大学毕业生安德鲁·曼吉诺(Andrew Mangino)和坎亚·巴拉克里什娜共同创办了“未来项目”。他们因在著名的《耶鲁日报》(Yale Daily News)工作而相互结识,其时两人分别担任总编和执行主编。他们都成了华盛顿特区的演讲撰稿人。

    坎亚与我分享道,“许多年轻人来到华盛顿特区,梦想着做些真正重要的事。但我们发现,我们这一代正在寻找的不止于此——我们寻找的是一些比自己更宏大的东西、一些新鲜和有创意的新事物。我们发现我们这一代正在等待行动的号令。”

    当我们开始与朋友及同事们讨论在美国文化和环境中最亟待改变的东西是什么时,答案总是围绕着美国的教育体系。我们意识到尽管人人都在谈论美国学校里的“成绩差距”,但更大的问题是有如此多的学生在学校中压根儿不投入。孩子们告诉我们,他们感到厌倦,没有得到启发,而且看不出课堂所学与他们的校外生活和梦想有何联系。

    我们开始设想,如果每一位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前就学会如何树立远大梦想、紧扣他们独特的兴趣爱好,并且把梦想付诸行动,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设想有一种体系,能够教人们冒险采取大胆行动、利用他们的想象力、激情、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领导力茁壮成长,并启发他们释放的全部潜力。”

    在这些讨论中浮现出了一个核心想法:如果学校变成了这样一个场所那会怎样——每一位学生无论家里情况或背景如何都能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学习如何用自己的热情来以某种方式或多或少地改变世界?

    他们与自己能够想到每一个人分享了这一想法。2010年10月,安德鲁和坎亚在纽约城举办了一个研讨会,目的是让有兴趣的各方人士汇聚一堂探讨这个世界最需要什么。有70人出席了会议,而且几周之内60名为这个新方向和使命激动不已的人组成了一支志愿者团队。

    尽管第一支团队有点“乌合之众”的感觉——它的确包含了教育工作者,也有新闻记者、设计师、银行家和科学家——但这足以使“未来项目”顺利启动。他们想把该项目建设成一个全美国性的运动,所以他们决定先在纽约、纽黑文市以及华盛顿特区三座城市的四所学校里开展,把每一个城市和学校作为研究他们进展如何的独特“实验室”。

    模型很简单:“未来项目”向这些高中派驻全职“梦想指导员”——一些训练有素的世界级领导者和企业家——并让他们负责动员学生和教职员工组成联盟,对他们的爱好进行引导以创立一个由学生领导的“未来项目”(各种活动、组织和产品),该项目将对他们的学校和所在社区有所影响。他们还动员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其中,将周围社区的能量和才华带进学校并直接带给学生。

    产生的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并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在线学校报纸、全校范围内的摄影比赛、预防自杀的活动、“人权觉醒”(Wake Up for Human Rights)会议、癌症研究筹款活动以及像“完美革命”这样影响甚众的项目——这场在纽约举办的集会重新定义了“完美”一词并提高年轻人的自尊心。

    关于“未来项目”成果的更多情况:

    从许多关键的社会创新标准来看,“未来项目”都是极其成功的,它提供了非常高水平的支持,并有很多强有力的成果。最初,第一轮项目启动时有500位年轻人参与其中。而截至今年,参加学校达到了8所,直接参与的年轻人多达1,000名,并且所有这些学校中超过5,000名学生参与了由学生领导的项目。

    去年他们募集到资金150万美元,第二年的目标是筹措300万美元。“未来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性质的个人慈善捐献、中小型基金会,而且刚刚又赢得了全球公益创投德雷伯•理查德•卡普兰基金会(Draper Richards Kaplan Foundation)的捐助,该捐助每年用以表彰排名最靠前的、约1%的新兴社会企业。也有一些来自谷歌(Google)、耶鲁大学和许多重要银行的机构支持。现在“未来项目”拥有了一支包括八位超强“梦想指导员”在内的22人全职团队,该项目已经做好了继续发展并触及更多学校和学生的准备。

    坎亚分享道,“当学生们将他们的梦想付诸行动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驻学校的‘梦想指导员’帮助促进一整所学校的转变——他们是有远见企业家,并提供了强大的领导力——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催化梦想并将它们转变为有力行动。”

    最终目标就是使“未来项目”成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商业模式,这样就不必再筹集大笔资金以继续开展运动。“未来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国的梦想家”,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将需要时间、金钱、投入、热情和远见,但坎亚和安德鲁由衷地相信:“未来项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梦想指导员”和外部支持者拥有必要的精神、创新、远见和精力以建立一个将能确保继续发展和扩大的自给自足模型。

    其他人也持相同看法。纽黑文市市长约翰·德斯泰法诺(John DeStefano)已经承诺到2014年时将帮助从纽黑文募集50万美元资金,让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位“梦想指导员”。特奥会(Special Olympic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施莱佛(Tim Shriver)盛赞“未来项目”是草根学校改革的一个绝佳例子,在这里变化是自下而上的,基于的是孩子们所想要的,而非在大人看来那些对他们最好的东西。他表示这个项目体现了一句古老的格言,好的教育者必须“点亮火把”,而非“装满水桶”。

    “关键目标是以启发灌输教育,”坎亚说道,“帮助每一位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头脑和灵魂并做一些与之相关的事。我们正着眼创造一个教育体系,其中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并将他们的梦想付诸行动。神奇之处在于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学到了多少。他们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和探索,并在自己的愿景中吸纳并领导其他人参与,但他们是如此兴致勃勃,以至于这感觉起来并不像是在工作。学校变成了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场所。最后,我们希望改造‘梦想家’这一概念,将其内涵从负面的‘软弱’或‘轻率’变为一种强大的催化剂——拥有自己的特定梦想并将其实现以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 * * * *

    我相信安德鲁、坎亚和“未来项目”已经做了一些给我们所有人以深刻启发的事情:他们找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开发了一个模式来加以改变,激发了启动和测试所必要的支持,并打造了一个有效工具催化所需的改革。我们都能从安德鲁和坎亚那里学到该如何朝着我们梦想的方向自信前进。

    梦想做些什么或成为什么?你能从今天起朝着它自信前行吗?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