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验• 实训• 实践>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职校教师畅谈心声:享受和学生一起圆梦的过程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7-2

职教教师:享受和学生一起圆梦的过程

 

——全国职业院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会侧记

 

  627日上午9点,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会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内的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亲临现场,并全程聆听了演讲会。

 

  来自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等10位师生进行了精彩演讲。其中,3位职校教师深情款款的演讲,给在场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用自己平凡而矢志不渝的投入,编织着自己的“职教梦”,也为那些选择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孩子们重新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中国的职教事业因他们而增添了一抹绚丽的光彩。

 

  廖正非:每位学生都是一块陋石包裹的璞玉

 

  10年前,廖正非还是一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乘务员。那时的她,觉得越接近蓝天,就越接近自己的梦想。后来,廖正非选择脱下空姐制服,来到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真正梦想是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更多的人飞向蓝天”。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廖正非至今仍记得她教过的一个叫王艳的学生,“这名学生在入学面试的时候非常的不起眼,黑黑瘦瘦,也没有什么特长。而她所在的专业形象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入学之初都要经过严格的面试环节”。王艳差点都没有通过面试,当时作为面试评委的廖正非执意录取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孩,“因为我发现她的眼睛特别的亮,闪烁着梦想的光芒,我愿意为她的梦想助一臂之力”。

 

  入学后,王艳果然在学习中表现出难得的执着和努力,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毕业在即,在经历了几次航空公司面试失利后,她对廖正非说:“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啊?” 廖正非鼓励她:“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你的坚持和自信会感染你身边的每个人,你一定行!”就这样,王艳揣着她的航空梦,跌倒了再爬起来,终于被梦寐以求的航空公司录用,并在“南航新人秀”中勇夺四川省十佳。

 

  廖正非说,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是一块陋石包裹的璞玉,他们的价值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去发掘和打磨,“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追逐他们的梦想时,我越来越真实地触摸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育人梦”。

 

  霍文祥: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自我           

 

  同是职校教师的霍文祥,从小就梦想着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光荣的职校教师。而当他终于满怀憧憬地站在山东鲁中中等职业学校的讲台上时,眼前的一切却让他大失所望:学生们有追逐打闹的,有讨论网络游戏的,最安静应该是在角落里津津有味看小说的……

 

  “老师,我们中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老师,我们来上学就是想拿个文凭”。面对着这样一群孩子,霍文祥说不清当时的心情,但他没有发火,而是给学生们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并对他们说:“生活中的很多思维定式会阻碍我们的思想,就像你们,中考的失败暗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无是处,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自己,我们也有着别人不具备的能力。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样能够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奇迹发生了,整个教室安静下来,这节课居然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回来后霍文祥一直在思索,作为一名职教老师,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些迷茫的孩子呢?一味地教给他们技能与知识,真的是他们最需要的吗?后来,校长的一句话启迪了霍文祥:职业学校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思想的启迪者,心灵的开拓者。我顿时豁然开朗,为师者,励志为先!要让这些学生找到自信,首先要让他们重拾梦想。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霍文祥尝试着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内心的美,唤醒他们心中沉睡的自我。

 

  霍文祥和同事们探索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人生价值拍卖活动”、“举手礼”、“穿越A4纸”,这些教学策略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慢慢的,学生们变了,变得自信了,爱学习了,奇装异服少了,课堂上再也不开演唱会了。

 

  霍文祥说,过去很多人给职校的学生贴上“坏孩子、差生”的标签,以及一辈子定位为“蓝领”的陈旧观念,让他们总是抬不起头来,甚至有些畏缩。可是他们真的与那些优秀生有天壤之别吗?当大家在抱怨他们的底子差,基础薄的时候,是否真正的想过:他们也是有梦的孩子,他们的梦想和那些大学生、博士生一样,五彩斑斓。

 

  马丽娅:追寻那些被遗忘的眼睛

 

  马丽娅从小就渴望当老师。可是当她终于登上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的三尺讲台时,让她惊讶的是,教室里迎接她的竟然有不少是冷漠、戒备、甚至玩世不恭的眼神,“当时的我,心里猛然一颤!16岁的眼睛,原本该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怎么会是这样?”

 

  也就从那一刻起,马丽娅开始追寻那一双双被遗忘的眼睛,试图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马丽娅的班有个学生叫小楼,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爸爸也常年在外打工,他只能寄住在姨妈家。而姨妈的冷漠更是让小楼觉得自己是个被遗弃的人,于是便把自己孤独地蜷缩起来。

 

  了解到这一切的马丽娅,突然理解了小楼眼神里为何常常露出冷漠和悲哀。于是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笑容重新绽放在他脸上!为此,马丽娅经常安排他做一些小事,然后当众表扬他,让他感受同学们的认可;知道他想住学校公寓,马丽娅便忙前忙后地帮他安排寝室,陪他买日用品;中秋节到了,别的孩子都在家与父母欢聚,孤伶伶呆在寝室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马丽娅会带着月饼去看他……

 

  不久后,在与小楼的一次谈话中,马丽娅终于看到了从不曾在他脸上流淌过的笑容,“那一刻,我简直开心得无法形容,真觉得那是我有史以来见过最美的笑容”。马丽娅知道,就读汽修专业的小楼,最大的梦想就是开家属于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就鼓励他在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推荐他课余时间到学校旁边的一家汽修厂拜师学艺。

 

  通过努力,在校期间,小楼就在上海市举办的星光计划技能比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成为了当时上海市最年轻的汽车修理技师。毕业后被市区一家知名的4S店录取,5年后,他终于创办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开业的那天,他在给马丽娅发的短信中写到:“马老师,我的梦想实现了,进入职校,遇见您,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

 

  马丽娅说,其实在上海的职校,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人都会觉得当职校老师很苦,可我觉得苦中更有乐。也许,这些孩子的文化成绩不尽人意,也许,他们一次次顽皮甚至闯祸,但是,当你看到平时总给你惹麻烦的学生在街上大老远向你挥手呼喊时,你能不欣慰?当你想到有些平时连书也不愿看的孩子居然能像模像样的策划出一台文艺晚会时,你能不激动?当你知道这些别人眼里的‘双差生’,竟然能在全市甚至全国技能比武大赛上拿多项大奖时,你能说他们不是人才?”

 

  在校园里,马丽娅整天忙碌,却始终微笑。因为,她很享受和孩子们一起圆梦的过程。她知道,只要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她的梦也就实现了,而她和同仁的职教梦都实现了,中国的职教梦也就实现了。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