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学者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独客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7-2

【核心提示】学者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独客,而是社会中的牧马人。学者是社会的头脑,现代社会不能没有学者。作为学者,除了传承知识、追求真理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学者是社会的头脑,现代社会不能没有学者。作为学者,除了传承知识、追求真理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学者是社会的镇静剂,应乐于充当社会的“谏民”,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学者的批评和批判或许称不上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但可以对社会起警示作用,使社会不致误入歧途。他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而且要有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直面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胆识,能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学者代表社会的良知和良心。学者是社会的“守夜人”,是社会精神的屏障,他不仅以其学识赢得他人的尊敬,而且以其学养赢得他人的爱戴。学者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他既要以其“学高”引领社会方向,又要以其“身正”为社会立范,能够立德、立言和立行。学者不应是沉默的一群,而是有责任有义务去争取社会的公共话语权。他不应屈从于名利地位、富贵权势,而应以其良知引领人,以其良心影响人。在一个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社会中,人们越是是非不清、美丑不分、善恶不辨,越是需要学者以理服人,正本清源,拨云见日。在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里,学者在场义不容辞。假如一个社会失去了良知和良心,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学者的悲哀。

  学者是社会的“先行者”,他既要对时代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对现实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论回应,又要能够把握和理解时代精神,并且反映时代精神。理论的创新和创造是时代向学者提出的要求,在任何时代,理论上的空白都应视为学者的失职。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借鉴是知识传承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却不能代替理论上的创新和创造。理论创新是基于旧知的理论提升,理论创造是基于现实的理论回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时代任务,学者需要做出理论上的回答,也必须能够做出回答。

  总之,学者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独客,而是社会中的牧马人。当我们向往社会的清明,呼唤社会的良知,期待理论的创造时,我们同样期待着学者的挺身而出,振臂一呼。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