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什么才是完美教师 ? “课好”才是硬道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9-12

     在学生眼中,理想的大学教师是什么样?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交流状况又如何?教师节之际,让我们通过数据看看大学校园中的师生情。

  麦可思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评价任课教师时,最看重教师的“授课水平”。具体来看,超过半数的本科生(55%)和高职高专生(51%)认为教师“授课水平”最重要;硕士生的这一比例为33%,且有29%的学生认为“科研能力”最重要。可见,在学生看来,教师“课好”才是硬道理。

  虽然学生几乎每周都会在课堂上和任课教师见面,但他们课堂之外的联系却不多。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本科生中,36%与任课教师每个月都有联系,高职高专生的该比例为43%。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35%的本科生和31%的高职高专生与任课教师每年联系不到一次。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硕士生,其导师带的学生越少,师生之间的交流越频繁。具体来看,带1-5个学生的导师,44%每周至少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一次,高于带16个以上学生导师的该比例21个百分点。硕士生培养有其特殊性,更需要导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导师招收学生确实需要量力而行。

  此项调查从2013年8月开始,收回独立IP地址的在校大学生有效答卷共4441份,其中硕士研究生913份、本科大学生2636份、高职高专生892份。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