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重要动向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培育出优异水稻品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0-22

     水稻产量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团队致力于研究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培育超级杂交稻,近来研究出多项水稻育种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新组合。

  张大兵教授团队以上海地区推广的常规水稻9522为基础,建立大规模水稻突变体库,分离了30多个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关键基因,选育新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并开展了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在国际期刊发表30多篇高质量论文,获得育性调控基因专利8项,获得水稻新品种审定1项,有8个水稻花粉育性调控基因进行了水稻分子育种。

  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是保证水稻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传统检测方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张大兵教授团队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手段,研制成一种根据水稻幼苗期叶片颜色深浅、通过肉眼分辨杂交水稻品种纯度的体系。这种快速可视化纯度鉴定新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时间,节约检测成本,为杂交水稻种子提前销售提供技术基础。

  张大兵教授团队研究出五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亲本和杂交组合。其中“金汇优50”能够抵抗上海地区主要病害,节肥30%。该品种不仅外观米质好,而且蒸煮米饭柔软可口。“早丰优69”是一种新型大穗型籼粳交超级杂交稻,科学种植可降低种子用量和施肥量约20%,在上海试种数百亩,经济效益显著。

  据介绍,上海有160万亩水稻,其中三成为本地品种,七成为外省市品种。“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揭示水稻高产、优质、抗逆等重要农艺性状,培育新品种,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水稻育种的新目标。”张大兵教授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