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工程成果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推进工程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第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地位狠抓落实。把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事来抓。一是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突出位置,扩大学习覆盖面,增强学习系统性。二是不断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导高校师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国梦入脑、入心、入行动。三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着力方向,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对高校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
第二,加大研究力度,增强高校思政课“三进”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将继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一是组织思政课教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学理支撑,增强思政课的渗透力。二是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改革发展实践和四川实际,设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密切相关的重点选题,组织全方位研究攻关,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三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在推动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第三,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支撑作用。我们将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思政课学科建设方面“两张皮”的问题。一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积极推动适应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特色的新学科建设。二是把高校思政课学科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项目安排、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支持高校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积极鼓励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相关课题,设立省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组织重大课题联合攻关。
第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课程设置和增强教材体系使用效果。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必须在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上着力。一方面,抓好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每年进行督促检查,把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进行内部通报,对违反规定的严肃处理。另一方面,深化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吴靖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