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材• 方法>重要动向 > 正文
扬大课堂版“舌尖上的中国”火爆 课程点击率列第一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2-13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由教育部通过精心审核挑选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自2011年建设以来,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近日,扬州大学的课程《中国菜系文化》被列为“精品课程”,入选“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最新的一周排名中,点击率达3238次,名列第一。
  据了解,从2011年11月开始,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网易等平台向公众免费开放,视频公开课的主讲教师不乏国内名家,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目前,已经公开的视频公开课达526门。
  昨天,记者从网易的公开课视频网站中了解到,扬州大学的《中国菜系文化》课程被列为“精品课程”,选入最新一期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在最新一期的周排名中,该课程点击率达3238次,名列第一。
  “精选课程都是各高校最有特色的专业,而扬大的旅游烹饪专业在全国都比较有名,也是扬大的一大特色专业。”《中国菜系文化》的主讲老师扬大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周晓燕介绍。
  据介绍,《中国菜系文化》课程共有7集,现在网上只播放了3集。“这门课程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基础上的一门学科,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技艺相结合以及菜点关系。”周晓燕介绍,除了第一集对中国菜系的文化进行介绍外,之后6集将分别介绍中国的几大菜系,其中第一个介绍的就是淮扬菜系文化。
  “原本教育部建议一堂课维持在30—35分钟,唯独淮扬菜,我足足讲了45分钟。”周晓燕表示,一方面淮扬菜历史文化背景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则是淮扬菜也和扬州的人文风情息息相关。
  在《淮扬菜系文化》课程介绍中,周晓燕从地理位置、帝王巡幸、盐商集聚、文人推动四个方面阐述了淮扬菜形成的历史背景,从选料特色、刀工特色、火候特色几方面讲述了淮扬菜系的风味特点,并重点介绍了扬州的刀工,还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大学生阅读关于介绍扬州美食的书籍和诗文。
  由于网络视频公开课面向所有网友,这样的课程与传统课程又有何区别?对此,周晓燕表示,录制这些视频课程时,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平时的讲课没有大多区别。“讲课过程中,我在PPT上列了一个提纲,将教学内容的思路理清,课堂上更多的是现场发挥。”周晓燕说,与平常的课程唯一的区别就是,网络课程内容大多进行过压缩,如淮扬菜在普通课程上,可能要讲十几个小时,但是由于网络课程要求精选,会在内容上进行取舍、压缩和提炼。
  在已经播放的《中国菜系文化》的视频中,不少网友称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菜系都有其生成原因,听课后才明白,政治、经济也与餐饮水平有关。”“教授讲课内容深入浅出,现在对中国的几大菜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堪称课堂解说版‘舌尖上的中国’。”
  “只要登录网站,就能足不出户聆听全国高校的优秀教师讲课,让我们也能轻松走进名校课堂,随时充电。”在扬州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苏先生表示,这样的公开课不仅仅针对大学生,想学习的人都可以听公开课提升自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络公开课已受到众多求知者的追捧,那么,这种求学模式,会否对传统上课模式造成冲击呢?
  对此,周晓燕表示,视频公开课促进了教学方面的改革。“现在资源共享也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高校之间一些好的专业课程,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来进行借鉴,这也是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
  周晓燕还表示,未来,还有可能出现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全国最好的专业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而老师只起到补充、解释、解答的作用。“但这并不表示传统课堂会消失,因为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一对一互动,有疑惑可以立即解决,这一点是网络教育暂时没办法做到的。”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