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教研相长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来源: 作者:吴楠 王广禄 时间:2014-4-24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观念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受到诸多干扰。”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通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陈玉君表示,在这样的形势下,更要做到自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4月14—18日,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级研修班在南京举行,与会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习、研究、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大有可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民族性内容

  “一种学说或一种思想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看其创立时间的远和近,而是看其是否发现了某领域的规律。”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耕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超越了19世纪中叶这个特定的时代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学者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清理、改造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因素,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他提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需要将现实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作出解答。”

  郭建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义和文化意蕴。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需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与会者探讨的热点。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异宾认为,首先应强化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目的是解决和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问题,然而在教学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的内容和今天现实经济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接轨。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余达淮表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着眼时代特征,立足不断发展的实践,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经验,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实现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上,江苏省思想品德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润皋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总体综合性研究和特色个性化研究之间的关系;本土化研究和国际化视野的关系;将及时性研究与历史性研究相结合。“教学要纳入研究之中,研究的成果要体现在教学之中。”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强调,要着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把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课堂教学重点,融入到教材中,进入到学生头脑里。要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把教材编好、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把课讲好,努力让思政课成为教书育人的良田沃土。要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构建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健全高效率理论研究机制,形成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

  据悉,本期研修班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大学承办。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