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家• 名师• 团队>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布鞋院士”是学者真性情的回归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4-25

 日前,人人网热传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做脱贫报告的,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叫李小文。

  李小文院士的着装和身份是民众热捧的重要原因,但这位院士令我们折服、并被由衷地赞为“扫地僧”的原因显然不止于此。显然,正因当前学术界缺少类似李小文院士这样具有真性情的学者,在一个渴望大师的时代,李小文院士无疑触动了民众心中对真学者的由衷敬仰。

  学术界的浮躁之风由来已久,而真正淡泊名利、平心静气做学问的人却在不断减少。当我们看多了电视上衣着华丽、讲座场上侃侃而谈的“学者”,于是便认为学者都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而李小文院士无疑颠覆了我们对学者的以往印象。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车洪才曾引起一阵热议,这位36年前受命编纂“阿富汗语词典”的学者,等到交稿时国家却已忘记了这项任务。从车洪才教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学者潜心治学的那番静气。而李小文院士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学者的真性情。这位留学时不愿考高分而只求通过、做课题时只求对得起课题的院士,看似志向不够伟大,但反观其科研成果便知,其实这种淡定从容的心态才是做学问应有的心态。学术界的不良竞争导致抄袭、造假等丑闻层出不穷,原因正在于相关研究人员沉不下心,急于求成绩。而李小文院士的言行,正道出了做学问应有的心态。

  网友热捧李小文院士,不仅因为他那种淡然、从容的气魄,更看到了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学问心态的养成,这正是当前学术界所缺乏的。李小文院士的走红给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回归学者本分,回归做学问的心态,让学术界摆脱浮躁之风,这正是我们热捧李小文院士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