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课程• 教材• 方法
实验• 实训• 实践
专家• 名师• 团队
教学• 科研• 服务
组织• 培训• 网站
专业学术信息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材• 方法>有关项目• 实践经验 > 正文
孔子学院教材有待完善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5-15

     5月11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文化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纪念孔子学院创办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多所高校的学者就孔子学院十年来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国家汉办网站数据,截至今年3月,孔子学院总部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建立445所孔子学院和644个孔子课堂,共计1089所。有学者表示,当前的对外汉语教育呈现出许多新趋势。首先,其教学已被多个国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者呈现低龄化特点;其次,生源由非洲、东欧等少数国家为主发展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后,教学内容由语言一科发展至完整的知识教育体系。

  孔子学院建设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在教材编写上,一些对外汉语教材没有考虑当地文化习惯,出现“水土不服”问题。对此,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院长周小兵认为,中外应合作开发编写出版教材。有学者表示,对外汉语教材应多元化,因为对外汉语教材不仅要向不同的国家传播中国的知识,还要传播中国人是如何看世界的。在师资队伍培养上,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坚认为,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存在数量不足、培训体系尚未形成、师资来源欠多样化等问题。“目前,掌握教学方法、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中华文化精髓的教师非常紧缺。”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如此表示。

  学者们表示,文化传播不应仅限于表层,而在于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应更多从公共外交的角度去拓展孔子学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