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磁性支票机研制项目”中,黄秋波负责“粘贴”部分。由于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她很快完成设计,并崭露头角。到第三个项目时,她已经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跨度无梁柱冷弯成型起拱机研制”的重头戏——“冷弯成型”研制工作。她的努力,成就了项目,最后,该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真刀真枪的实战和摸爬滚打的精神,奠定了黄秋波坚实的科研基础,她先后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项目和市科技计划项目7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600万元,获得国家专利1项,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市金桥工程奖1项……
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黄秋波的努力和成就赢得学校上下认可。2000年,她晋升为教授,并被任命为机械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任务分工、教案检查、课表制定、进程核对、工作量计算、监考安排……黄秋波样样把关,事必躬亲。她这种极其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机械学院的教学工作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
黄秋波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付出了大量精力,同时她仍然坚持带研究生,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董键是黄秋波带的最后一批硕士研究生,他说:“黄老师看上去很瘦弱,但在课堂上她总是精神头儿十足。做黄老师的研究生,必须勤于动脑、大胆实验,不然会被黄老师狠狠批评的。”一名本科生说:“黄老师曾给我们讲机械设计课,她对学生非常尽责、有耐心,并且教学水平很高,课讲得一丝不苟。”
对于黄秋波来说,要把这么多的事情做好、做完美,她只能透支自己的休息时间。她曾开玩笑地说:“我的工作分三个阶段:上午、下午、晚上。”晚上的熬夜成为她工作生活的常态,这一熬就是几十年。正是在这些与时间赛跑的日日夜夜,她完成了学术论文40余篇,并带领团队创建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示范性专业、省精品课程,编写出版两部教材。
生命尽头还在批改论文
几十年来,她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带着学生夺取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这是该学科学生竞赛的最高奖励。今年4月,她又带队出征。作为省机械设计学会理事、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评委,她以专家的视角指导学生们拿出优秀作品。
省赛在丹东举行,她筛选完作品,又跟踪指导,每天都忙到下半夜……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出她很疲惫,但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有点儿胃疼”。
5月份,她领着学生参加国赛选拔。同事王丽老师见她面容憔悴,就提出让她休息一下。她却搪塞说:“前几天有点儿发烧,工作一忙就不烧了,没事儿。”
然而,当6月5日医院检查的结果出来时,家人惊呆了,肝癌晚期!此时,黄秋波还是那句“没事儿”。就在这天晚上,她照常批改学生论文至下半夜。她叮嘱丈夫:“别告诉任何人,没有必要让别人跟着一起难受。”她在肿瘤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白天仍然回到岗位上微笑着继续工作,一如既往地为学生修改作业、批改论文,一如既往地操持家务,侍奉公婆。
病魔肆虐,在强忍着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终于被击倒了,承诺参加的学院职称评审会无法兑现。但她仍然躺在病床上看学生论文,并提出评审意见。
7月31日,黄秋波大吐血,进入深度昏迷……
8月2日,她清醒过来。当同事轻轻地在她耳边低语:今年参赛的两个作品都拿到了全国一等奖时,她的眼睛顿时亮了,面颊上露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