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哲学 > 正文
当代唯物史观研究中的五问题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2012 年第8

社会认识论和我近几年思考的问题有很大的关联。下面主要分析五个问题:

第一,现代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的自治。国家的作用在今天似乎不是减弱了,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我们发现,社会越是发展,越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的问题就越多,管理就越是重要,管理也变得越是复杂起来。这个问题怎么看? 这是社会发展本身的需要,还是国家或政府要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 现代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的自治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与每个人的自由是否构成对立? 如何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第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的有限发展。如果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里面的每个人显然只能承担一定的职能,充当一定的角色。而我们希望的是什么? 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理想是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但是从现在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预测来看,这个理想似乎很难达到。只要社会有分工,有不同的职能,每个人只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在一定的尺度上发展自己,他就很难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比如,总要有人开公交车,有人扫大街。有些劳动强度大又有危险的事,可以交给机械人去做,但多数职业机器人做不了。在人的自由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有一个观点,就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时间不断缩短,自由时间延长,人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这是我们的经验可以证明的事实。但是,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即不是在周末,而是在工作、在进行社会生产和交往的时候,我们是否自由? 马克思原来寄希望于消除自发的分工,后来他认识到物质生产领域永远是一个必然王国,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肉体需要的制约。所以,我们不仅要思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理想,还要思考社会有机体与人的个体性和人的自由的关系问题。社会中哪里有自由人联合体? 现在的企业肯定不是: 只要为了生产或利润,即使自由人自愿地联合起来,也要服从生产的逻辑、市场的逻辑。

第三,经济、技术发展与文化发展的矛盾。我们之所以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引入中国,并且认为它是现代社会的解释模式,也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社会的问题和出路,是因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了高度的抽象,这就是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样就有了 “普遍”的依据来判断一个社会的 “发展”程度。但是,普遍的东西往往是抽象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把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的特殊性抽象掉了,或者说把文化的物质方面归结为生产力,把文化的人文的、宗教的方面归结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后者并没有真正的独立性。我们过去就是按照这个理论看待中国的落后的,也是按照这个理论制订追赶西方的现代化规划的。但是这种进步观隐含着 “生存强力”原则,人文、道德的价值没有独立性。而今天的全球化和地方性的相互作用与转换,实际上提示我们不仅要从时间的纵向的角度看 “发展”或 “进步”,还应当从空间的横向的角度看 “多元”和 “平等”。科技、经济越是 “趋同”,就越是要重视文化的 “趋异”、文化的多样性。虽然不同的文化之间也有竞争和淘汰,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不仅延续五千多年而不辍,而且在近代经过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自身的变化后,其重视和谐的思想越发显示出时代的价值。我们现在意识到,“民族”比马克思强调的 “阶级”还要根本、还要顽强。原来我们认为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区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然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人类就解放了、世界就平等了。现在的情况却是阶级的作用在削弱,民族的作用突出了,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了当代世界的基本关系。这恐怕也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挑战。这里涉及到社会哲学的模式和文化哲学的模式: 如果说社学哲学的模式、唯物史观的模式是 “自下而上”地看问题,那么文化哲学的模式则反过来,是从语言符号、从观念 “自上而下”地看问题。可否说,这两种模式对人类社会整体的把握各有一得,亦各有一失? 即都有它们的有效性,但又都不全面。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比如历史哲学、历史解释学,把社会和文化两个维度整合起来? 这大概是从方法论上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四,自然界能否当作社会历史的范畴?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所研究的 “社会历史”,很大程度上不是被作为人和自然的中介看待,而是被视为人直接生活于其中的领域,甚至是人的生活实践的全部所在。基于这种理解,我们甚至把自然完全当作社会历史的范畴,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得到我们许多人的认可。但果真如此的话,自然本身的独立性、客观外在性还存在吗? 就不存在了。学界关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不是实践唯物主义有争论,而问题在于,实践范畴或历史范畴能不能合理地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在今天变得很严重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从前现代走向现代,所以他起初还说 “自然的人化”和 “人的自然化”,后来推崇的主要是人的主体性、工业生产的实践,是人自己创造的社会历史因素———这在当时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今天越来越现代化,西方则进入了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唯物史观贯彻的还是主体主义原则,它就成问题了。当然,马克思是联系人与人的关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由此提出 “资本的逻辑”与 “生态的逻辑”的对立。但是,这里确实有一个唯物史观是否属于主体主义的问题,有一个如何理解实践的问题。

第五,关于普世价值。最后再谈一下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选择问题。我们知道中国近代以来的问题,一是中国和外国特别是西方的关系问题,一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中国必须走出过去专制主义和农民起义的循环。西方的冲击激化了中国自身原有的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和问题,我们对内反对 “封建主义”,对外反对 “帝国主义”,终于实现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但胜利以后,却想通过“与资本主义对着干”,开辟出一条与现代西方完全不同的人类发展道路。结果搞出十年浩劫,宣告了这种选择的失败。中国实行市场经济,这是最伟大的历史性选择,它让中国真正进入世界交往。中国是否就像马克思所形容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还是应该自己尽一切努力发展起来,成为新的 “帝国”? 这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的那份世界视野和情怀,要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提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和规则。所谓普世价值,其实就是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大家都能按照它去做,都能受益,或者说达到共生共荣。我们今天在致力于自己发展的同时,不能不考虑人类共同发展的问题。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