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教育学 > 正文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实非良策

    据《重庆时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政协委员王平的话很实在,我国农村人均收入较城市相比普遍偏低,一个农村家庭要培养个大学生花销可谓不少,与之相对的是,当前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农村家庭很可能因此而返贫。再者,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出于自身发展的考量,毕业后愿意回到农村的大学生确实不多。农村也需要青年人补充。都出去上大学了,农村就成了空架子了,这也不利于农村的发展。王委员的担忧看似有理,然而细细想来实非良策。

  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权利,上不上大学,回不回农村,是个人的选择,学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城市,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是正常的。国家要做的是创造平等选择的环境,而不是被迫的选择!难道农村的孩子就应该祖祖辈辈守在田间地头,不应该享受改革的成果?我们一直在说知识改变命运,却不愿意给农村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殊不知农村的孩子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希望,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再者,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是造成大学生不愿回农村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读大学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把目前城市、农村存在的问题,归罪于受教育程度上来。

  向往美好生活、接受良好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作为委员、代表则应更多地考虑用人导向的问题。俗话说,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但要想留住青年人,留住人才,还需要国家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投资创业环境,让农村孩子能在自已熟悉的环境下更好地创业、生活。发展环境好了,人才自然会往农村流动。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说:“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农民要走出贫困,一要靠国家的扶助,二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无异是堵死了农家子弟通过求学走出农村的希望。农村的孩子没文化,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农村孩子不上大学既不利于自身发展,更无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要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面貌,同样有赖于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的青年人。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种短视的论断,更是背离了教育公平,实在是要不得。(王鑫磊)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