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高教改革发展专题集锦 高校改革发展成果展示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文学 > 正文
关键词研究:一部别样视角的文化史

  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以及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转型期,中华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创造问题,再次受到中外人文学者关注,并由此提出中华文化关键词研究的新课题。3月22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

  传统文论关键词依旧存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光庆表示,文化关键词主要产生在那些较为成熟且有显著特色的文化领域。“关键词形成了以类别、层次和系列为形式的潜在系统。经过不断运用、阐释、发展,并在特定领域或特定条件下,发挥重要的认知功能、组织功能、实践功能和转化功能,成为中华文化核心观念和价值系统的凝聚点。”

  语言文字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如今哪些传统关键词还在被运用?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古风对此进行了调查。他以传统文论话语的存活状态为切入点,系统调查了从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的文论教材、文论论文和文论工具书等。经过统计,古风发现,目前大约有134个传统文论话语还存活在现代文论与批评中,最常用的传统文论话语大约56个。其中,本体论话语系列26个,创作论话语系列26个,文体论话语系列9个,修辞论话语系列16个,风格论话语系列22个,鉴赏论话语系列35个。

  “这些传统文论话语以隐性传承的方式,通过汉字文献、学术研究、外国文论话语翻译、古今转换和当代学者实际运用等具体路径存活了下来,成为现代文论建设的重要资源。”古风认为,它们存活的奥秘在于对现当代文学仍具解释能力和言说能力。

  关注关键词的语义变迁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介绍,近代以来,许多西学术语是通过日制汉字新词传入中国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侨词来归”。“当然,这种影响也是相互的。也有不少新词传入后,被中国人自创的汉译词代替。”冯天瑜表示,这种以翻译西方术语生成的汉字新语,多在“中—西—日”三边互动过程中形成。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铃木贞美追溯了“能源”一词的发展、演变过程,感叹道,“关键词语义变迁历史的研究,或可写就一部不同视角的文化史。”

  全球化时代,一些关键词在与异域文化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了现代转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表示,中华文化关键词的再生性特点赋予了文化现代转型的机会,对关键词的研究尤其要关注词语的古今关联及语义变迁。他进一步阐释说,如果不能辨识关键词在当下社会中的转义、变异和更生,不能客观把握关键词再生性折射出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冲突及融合,必然会遮蔽关键词的现代价值。

  李建中主张新创“生命历程法”,厘清并描述关键词从诞生、成长到更新、再生的生命历程,从而在词根性、坐标性和再生性的不同阶段和层面,展示关键词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分享到:
联系我们——网站公告——官方微博——作风建设监督信箱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Copyright@202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4045008号-1